您所在的位置: 品牌专栏

热点资讯

HOT INFO

  • 07
    2024-08

    ESHRE2024前沿速递 | 陈士岭教授团队:揭示IL-17A在卵巢衰老中的作用,为治疗卵巢衰老提供新思路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2024汇聚了全球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目光。 在这次备受瞩目的学术交流大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陈士岭教授课题组的2021级学术型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赖云慧,以其出色的研究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汇报,向全球同行展示了其在卵巢衰老机制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她的研究题目为《Deletion of Interleukin-17A protects against ovarian ageing via activating Wnt/β-catenin signalling》,主要聚焦于卵巢衰老的机制,为该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 01研究背景 女性生育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炎症是衰老的一个关键标志。IL17A是T辅助17细胞中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在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衰老过程中主要作为促炎细胞因子和启动子。然而,Il-17a在生殖领域的作用鲜有报道,其在卵巢功能调控和卵巢衰老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许多未知之处。 02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收集了51例年龄≥35岁的高龄女性患者和37例年龄<35岁的对照组女性患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卵泡液中IL-17A表达水平,将IL-17A的表达水平与卵巢储备相关的临床指标、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绘制散点图,以探讨IL-17A是否与卵巢功能减退相关。同时,构建了Il17a基因敲除小鼠,评估其动情周期、生育能力、卵巢储备功能、卵巢间质纤维化状态、卵母细胞纺锤体正常率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和衰老相关蛋白。通过RNA测序技术,进一步探索了IL17A与卵巢衰老相关的分子机制。 03研究结果 高龄女性卵泡液中IL17A水平显著升高,其表达量与年龄、bFSH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AFC、AMH、获卵数和优胚数目存在负相关关系。敲除Il17a基因不仅增强了小鼠的生育能力和改善卵巢储备功能,还改善了炎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和卵巢纤维化状态。RNA-seq分析鉴定了705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Wnt10b信号通路中。进一步实验表明,IL-17A缺乏可能通过上调Wnt10b表达、促进β-catenin核转录和激活下游分子(c-Myc、Cyclin D1、c-jun),从而改善卵巢衰老的发生。 04研究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IL17A在卵巢衰老中的作用,为改善卵巢衰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这一发现为未来开发针对卵巢衰老的治疗方案供了新的思路。 专家风采​ 陈士岭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和博后导师,从事生殖医学及妇产科学医教研工作30多年,在军内率先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擅长不孕症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卵巢衰老、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卵泡发育和卵子发育的调控机制等研究。 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基金项目。已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曾获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和医院医疗成果一、二等奖等。具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兼职,主编和副主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4部。为首届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州市科普名师、南方医院名医。 赖云慧 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硕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专业,师从陈士岭教授,现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工作。曾以共同一作发表SCI在cell death disease杂志1篇。主要研究发现为卵巢衰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
  • 30
    2024-07

    大咖访谈 | 伍琼芳教授:如何平衡胚胎移植数与母儿健康

    胚胎移植数量的选择是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直接关系到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多胎妊娠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包括早产、低体重儿出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孕产妇的健康风险,也影响了新生儿的长期健康。因此,平衡妊娠率与胚胎移植数的关系,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科学抉择最适宜的移植胚胎数至关重要。​ 本期栏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的伍琼芳教授,并就如何平衡妊娠率与胚胎移植数的关系、高龄患者如何抉择最宜移植胚胎数、IVF助孕患者子代安全性以及如何改善高龄且卵巢储备不佳患者的辅助生殖疗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1.胚胎移植个数关系到妊娠率和孕产妇健康,目前国内多个中心提倡单胚移植。如何平衡妊娠率与胚胎移植数的关系?目前主要针对哪些患者进行单胚移植? ESHRE将ART治疗成功的标准重新定义为获得无OHSS、单胎、足月的健康婴儿。减少移植胚胎数目是降低ART治疗多胎妊娠的最有效措施,选择性单胚胎移植(SET)已成为全球趋势。 对于如何平衡妊娠率与胚胎移植数的关系,如果是同类型的胚胎,移的多妊娠率肯定会有所增加,所以为了在降低移胚数的前提下,保证妊娠率稳定不变,就要选择种植率更高的胚胎(比如囊胚培养),以及内膜容受更好的人群进行单胚胎移植。 我中心22年8月开始推行了单囊胚移植,目前无论是新鲜周期还是解冻周期,单囊胚移植比例均达到70%,多胎率也下降到10%以下。最终临床妊娠率依然和往年持平,新鲜周期是65%,解冻周期是61%。由于累积活产率需要2年随访期,但通过新鲜和解冻每移植周期妊娠率没有下降,同时可移植胚胎数没有减少,可以判断累积活产率不会降低。所以我认为单囊胚移植是降低多胎率,同时满足每移植周期成功率和累积成功率稳定的最优策略。此外,最近的一个中国大型的多中心RCT显示(未发表),囊胚移植累积活产率为75%,而卵裂胚只有66%,这更让我们坚信单囊胚移植的价值。 对于哪些人群适合单囊胚移植,我中心主要是根据胚胎情况而不分人群,D3有3个可移植胚胎,我们都会进行囊胚培养,对于囊胚培养失败的高风险人群,比如高龄或者可移植胚胎数较少的人群,我们会增加第4天观察,如果胚胎发育欠佳,有较高的囊胚培养失败风险,为避免医患纠纷进行桑葚胚移植。 2.高龄患者可用胚胎数相对较少,优胚数少,为了获得成功妊娠,如何抉择最宜移植胚胎数? 高龄低储备的患者是大家最头痛的人群,对于这类人群,由于胚胎少不敢进行囊胚培养,只能移植卵裂胚,同时多数使用微刺激或PPOS方案后全胚冷冻,根据我们中心数据,相较于囊胚,卵裂胚的冷冻复苏过程对胚胎的损伤更大。 所以我中心目前的策略是35-38岁储备稍好(AFC:>3;AMH:>0.5)的人群,依然会尽可能应用早长方案进行鲜胚移植,如果有3个可移植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单囊胚移植,其它情况进行2D3移植。对于年龄>38岁或储备再差点的人群,也可以尝试拮抗剂方案新鲜2D3移植。而AFC只有1-2个人群我们一般也是用微刺激或PPOS方案,全胚冷冻后进行2D3移植。 3.IVF助孕患者中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出生子代安全性如何? 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出生子代的安全性存在显著差异。根据2020年发表在Fertil Steril的一篇包括60篇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双胎妊娠先天性异常、早产、极早产、低出生体重、NICU住院、围产期死亡发生率显著增加,出生体重和孕周均较低,其中早产发生风险较单胎妊娠高8.3倍,低体重发生风险高10.3倍,NICU住院率高6.5倍,平均孕周减少3周,出生体重减少900g。此外,子代远期安全也受影响,双胎妊娠的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传染病、恶性肿瘤发病率均高于单胎。 4.高龄患者卵巢储备不好的,可通过何种途径改善疗效? 高龄卵巢储备不好的是辅助生殖疗效最差的一类人群。因为年龄是影响卵巢储备、卵子质量,进而影响胚胎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胚胎非整倍体率也随之增大,这是生理规律,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使该类人群的疗效达到质的蜕变。 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宣教,提醒人们生育是有天花板的,要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合的事,以免错失生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龄患者生育力在快速下降,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促排,多获得卵子和胚胎,才更有机会怀孕。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和卵巢储备选择个性化的促排卵方案。 当然,我们可以在促排卵的过程中尝试使用一些药物或者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如在助孕前使用生长激素、DHEA、辅酶Q10、维生素E及一些改善卵巢功能的中成药等进行预处理,以期提高卵子的个数及质量。有临床研究证明GH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薄型子宫内膜、冻胚移植患者的子宫内膜,生长激素在DOR/POR/高龄女性患者中可提高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Gn需求量和流产率。 专家简介 伍琼芳 教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评审专家库成员 江西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伦理学组副组长 江西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
  • 22
    2024-07

    大咖访谈 | 冯玉蓉教授: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促排方案及移植方案的选择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生育及远期健康,临床表现呈现高度异质性,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本期栏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冯玉蓉教授,并就PCOS患者的不孕因素、促排方案、孕前管理、减重对多囊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移植方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的不孕因素有哪些?常规的促排方案有哪些?如何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 排卵障碍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不孕的主要原因。这种疾病往往还存在全身代谢的紊乱,当纠正之后进行促排卵才可能成功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后流产几率也会增加,因此黄体支持,甚至孕期管理也很重要。PCOS患者在门诊的促排卵方案,结合监测排卵,常规使用口服来曲唑或克罗米芬,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5天后进行监测排卵,必要时根据卵泡生长的情况加用尿促卵泡生长素;当卵泡生长成熟后,注射HCG促进卵泡破裂,增加怀孕几率。最后添加黄体支持,以增加PCOS患者的妊娠机会。PCOS患者进行试管婴儿促排时多采用拮抗剂方案,可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发生几率。同时,补充外源性rhGH可以纠正PCOS患者体内GH分泌不足,改善其生殖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卵巢对Gn的敏感性,促进卵泡发育及成熟及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最终可能有利于PCOS患者的妊娠结局。PCOS患者在促排卵期间如何感知可能发生的卵巢过度刺激呢?首先,患者会出现腹胀,小肚子明显感觉到胀痛难忍;第二可能出现肠道症状,如:恶心、腹泻,甚至呼吸困难。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及时联系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如何科学指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女性的孕前管理?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多囊卵巢综合症女性的孕前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多数PCOS女性伴有代谢紊乱,出现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血压偏高等表现。经过孕前管理,可以降低孕早期流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甚至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等妊娠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增加母儿安全性。孕前管理首先要降低孕前体重,其次纠正代谢紊乱。 生活方式及减重对多囊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如何? 现在多数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饮食结构不均衡,热量过高,爱喝奶茶,爱吃油炸食品,导致备孕时期体重过大,甚至BMI≥28,这类患者需要进行体重管理。目前,体重管理主要采用生酮饮食短时间减重后,长期维持低糖低脂饮食。除了合理规划健康饮食结构,运动是绝对不能少的。每周的运动至少120分钟以上的中强运动,也就运动时心率维持在至少120次/分钟,每一次维持30分钟以上,提高代谢,增加能力消耗。在我平时的工作中,很多不孕的PCOS患者经过管理体重可以恢复自然排卵,并且成功自然妊娠。因此,每一位因PCOS困扰的不孕女性,只要“管好嘴、迈开腿”,体重下降后都有可能自然受孕。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移植方案:新鲜周期移植、冷冻周期移植的临床结局如何?一般采用什么内膜准备方案? 许多PCOS进行试管婴儿助孕的女性常常纠结于鲜胚移植还在冻胚移植。经过既往文献报道,追溯大量数据后我们认为PCOS女性的解冻胚胎移妊娠率更高,可以降低其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率,但不代表每一个女性都需要采用解冻胚胎移植。如果促排过程中患者情况稳定,卵巢过度刺激发生风险低,我们也会选择新鲜胚胎移植,增加鲜胚移植的妊娠机会。针对可能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的PCOS患者采用解冻胚胎移植安全性更高。那么哪种解冻周期方案更好?因为PCOS女性通常有排卵障碍,因此很少使用自然周期方案。常用的解冻周期内膜准备方案有两种方案:一是促排卵方案,使用来曲唑诱导排卵,产生一个内源性的卵泡生长,模拟自然周期来解冻胚胎;另一种方案是激素替代方案,针对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降调节方案,再添加激素替代,可以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因此,移植方案需要综合患者的情况来个体化制定。 专家简介 冯玉蓉 教授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 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生殖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生殖免疫专委会委员 中国妇幼医师学会助孕与优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优生与遗传协会助孕优生专委会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遗传学组副组长 贵州省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常委 第三届国家辅助生殖技术专家库成员 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会生殖分会青年委员 贵州省生殖医学会常委 贵州省生殖与遗传学分副主任委员遗传学组副组长 贵州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管理省级专家组成员 擅长 女性不孕症、排卵障碍、卵巢囊肿、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生理性卵巢囊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输卵管囊肿、输卵管堵塞、男性不育症、弱精、少精、死精症、畸形精子症、少弱精子症、无精、输精管道堵塞、精索静脉曲张、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殖技术,不孕不育,少精弱精无精子症,输卵管疾病 从事妇产科及辅助生殖工作近30年,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症诊治、辅助生殖技术及复发性流产的诊治、遗传咨询。在不孕症诊治及出生缺陷防控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参与国自然及主持省级课题多项。
  • 14
    2024-07

    ESHRE2024指南速递 | 马晓玲教授: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新指南,新观点

    马晓玲教授,围绕“ESHRE会议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南的更新”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携手雅培走进ESHRE2024,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马晓玲教授,围绕“ESHRE会议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南的更新”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风采 马晓玲 教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专家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甘肃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编委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1994年开始从事妇产科学相关的疾病诊疗工作,2005年起专门从事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排卵障碍性疾病等的诊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致力于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科普宣传以及男女性生育力评估及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研究。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华收录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 今年的ESHRE会议上,有讲者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指南的更新进行了专题讲座。请您分享一下,您对这次POI指南更新的看法? ​ 这场讲座是关于对即将更新的POI指南的介绍,更新内容涉及了POI的定义、诊断、风险因素、治疗等多个方面,将对临床实践特别是对POI诊断和管理的规范化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讲座提到更新后的指南在POI的定义、诊断方面进行了更新,将POI定义为40岁前卵巢功能丧失,特征是闭经或月经紊乱、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将年龄在40岁至45岁以内的卵巢功能丧失的女性定义为围绝经期。在诊断标准方面,建议诊断POI需要患者至少存在4个月的月经紊乱病史,同时FSH水平升高超过25 IU/L。将FSH评估复查时间建议在4-6周后重复一次,且若患者月经量很少或闭经时,可以抽随机血FSH判断。这将有助于加快诊断进程,避免以往常见的诊断延迟问题。另外,指南对AMH在POI诊断中的作用也给出了明确建议,建议AMH不应作为POI的主要诊断指标,但在FSH结果不确定时可辅助确诊。指南对POI定义及诊断方面的更新将有助于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诊断POI。特别是FSH重复检测间隔时间的缩短,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焦虑。 其次,在对POI病因寻找方面,更新的指南提到对于遗传方面,除了常规的染色体分析和脆性X综合征筛查外,还提出可以考虑使用下一代测序等技术进行更广泛的基因检测。且不应以年龄限制某些基因检测,如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患者的相关症状可能直到30多岁才表现出来。因此,在自身免疫方面,建议对原因不明的POI患者筛查21-羟化酶抗体,以排除是否存在肾上腺功能不全,但对常规检测抗卵巢抗体是不建议进行的。 在POI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方面,强调POI会对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在生育力方面,POI大大降低了自然妊娠的机会。但对于非手术POI可能仍然会存在排卵,如无妊娠计划,非手术POI的患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对有妊娠计划的女性,应告知生育力保存的几率小,目前没有可靠的干预措施可以增加卵巢功能及自然受孕率。在心血管健康方面,POI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建议定期监测心血管风险因素,建议POI患者至少使用HRT到正常绝经年龄,这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长预期寿命。在认知功能方面,POI与认知障碍和痴呆风险增加相关,建议使用HRT至少到正常绝经年龄以降低这些风险。此外,更新的指南还涉及了POI对肌肉健康、性功能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为保护骨骼健康,指南建议每日口服至少2mg雌二醇来改善骨密度。同时,也提出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如负重运动和锻炼。POI患者坚持激素治疗至关重要,但也需要长期随访。同时,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包括生殖内分泌、遗传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将促进我们未来为POI患者提供更全面、协调的照护。 这次指南更新反映了POI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将有力推动这一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向前发展。指南更新对POI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更明确、更全面的指导,有助于我们更早地识别和诊断POI,并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全面的管理。
  • 19
    2024-07

    ESHRE2024前沿速递 | 师娟子教授团队的前沿探索与人才培养之旅

    师娟子教授和蔡贺副主任医师,围绕参会感受、团队培养经验以及团队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师娟子教授和蔡贺副主任医师,围绕参会感受、团队培养经验以及团队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1.尊敬的师娟子教授,您好!祝贺您带领团队参加ESHRE2024年会,这是一个汇聚全球顶尖生殖医学专家的国际盛事。请问,作为一名在生殖医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生殖人”,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参会的感受吗? 在本次ESHRE年会上,我们科室的成就令人振奋——三位杰出的医生脱颖而出,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认可,也在全球生殖盛会上留下了宝贵的足迹。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团队实力的认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年轻的医生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发言。蔡贺副主任医师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阿托西班在增加囊胚移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识别哪些患者因异常子宫收缩而可能从阿托西班治疗中受益。另一位演讲者师赞医师则带来了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在田莉主任医师的领导下,由蔡贺副主任医师提供指导,旨在探讨对于预计卵巢低反应的人群中应用fPPOS促排卵方案与传统拮抗剂促排卵方案相比,能否得到类似的活产结局,以期为该人群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此外,我们团队还有一位医生也通过Poster展示了一项与胚胎种植失败相关的研究,这一话题同样引起了生殖同仁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次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我们科室整体努力的肯定。它激励着我们要继续培养年轻人的科研热情,鼓励他们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未来,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投稿,更多的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2.尊敬的蔡贺医生,感谢您在ESHRE2024会议上与全球生殖同仁分享了关于阿托西班对经历过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并计划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活产率的宝贵临床研究成果!能否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这项成果?您认为,未来应如何进一步探索和验证阿托西班在子宫收缩异常的患者中的潜在价值? 非常荣幸能在今年的欧生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1,100例患者,旨在探究阿托西班对曾有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史的女性,是否能在其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前提高活产率。初步结果显示,常规应用阿托西班并未显著提升整体活产率。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子宫内膜蠕动波的测定,并通过亚组分析发现,阿托西班似乎对存在蠕动波异常的女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基于现有的研究,我们计划在未来针对可能存在蠕动波异常的患者开展更大规模的样本研究,以期进一步验证阿托西班在此类患者中的潜在价值,并帮助她们提高活产率。 3.在本次年会上,您带领您的团队展示前沿的研究成果,这显示出了您出色的青年医生培养和团队管理能力。请您分享一下,您在培养青年医生的过程中是如何持续帮助和促进他们成长的?您在凝聚和管理团队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及心得体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在我心中有着特别的分量。回顾20年前,当我刚刚踏入这个行业时,我们的英文水平普遍不高,许多医生甚至连阅读英文文献都有困难。然而今天,看到我们年轻的医生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流利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从容应对提问,我深感欣慰,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在我们科室,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医生等待着被发掘和培养。我认为,要帮助他们成长,关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深入研究科研问题,这是他们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基础。其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交流与讨论,这不仅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最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无论是通过线上课程还是现场培训,都能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我相信,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我们中心的人才梯队建设,也将为我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提高妊娠率和提升患者满意度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现在的年轻医生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无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在学术研究中,他们都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优越的条件。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的普及,使得学习英语变得更加便捷,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为他们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为此,我会尽我所能为他们邀请最优秀的教授进行指导,组建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共同攻克生殖医学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难题。 总之,作为领导者,我的责任是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并激励年轻医生发挥他们的潜力,为医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师娟子教授团队的师赞医师也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报告,与大家分享一项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 专家风采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师娟子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及转化中心主任 陕西省妇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 陕西省医学会生殖分会主委​ 蔡贺 副主任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陕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二届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生殖中心超促排卵方案和临床质控工作,负责和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在Fertility & Sterility及BJOG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著10余篇。
  • 18
    2024-07

    ESHRE2024前沿速递 | 方丛主任:生育力保存—守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的希望

    方丛主任医师,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指征、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结局以及对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展望”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携手雅培走进ESHRE2024,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方丛主任医师,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指征、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育结局以及对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展望”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雌激素依赖型慢性妇科疾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约1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全球约有1.76亿妇女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不孕和盆腔包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女性生殖健康受损,降低生育力,20%~50%的不孕症妇女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殖科较为常见且受关注的一种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原因包括盆腔解剖结构的变化、卵巢功能下降、炎症因素引起的盆腔环境异常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会影响生育能力,其治疗过程也可能进一步损害卵巢功能。因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生育力,改善生育功能。对病情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需要的话要考虑进行生育力的保存。 2.那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的指征有哪些呢? 随着医学的发展,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不断改进,其临床应用愈加广泛,从肿瘤患者逐步延伸到其他影响卵巢功能的良性疾病,为多种原因导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女性提供了生育机会。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复杂的良性疾病,尽管国内外已有较多其诊疗的指南共识,但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的指征等尚无指南或共识。此次大会,来自法国的R. Goldstein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题为“Fertility outcomes several years after fertility preservation for endometriosis”的内容,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进行了讨论。会议内容提到,卵母细胞冻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且不影响卵巢储备的方法。且有研究数据显示,一次成功妊娠平均需要16个冻存卵母细胞。这一结果表明,将卵母细胞冷冻保存(OOC)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计划,特别是那些因疾病或其管理而存在卵巢损害风险的患者,是可行的。 通过OOC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需对各种因素,如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卵巢储备和治疗史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法国指南建议对双侧或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于3 cm或单侧卵巢异位囊肿较大、影响卵巢储备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OOC。此外,年龄较大或卵巢储备功能已经下降的患者也应考虑进行生育力保存。对于生育力保存的讨论,最好是在手术干预之前,以便患者能够做出知情决策。 3.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数年后的生育结局是怎样的?您对未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有何展望? ESHRE会议中,来自比利时的Laurie Henry教授也对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生育力保存数年后的生育结局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观察了184名接受生育力保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留生育力后至少2年后的妊娠结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平均每个患者的卵母细胞的冷冻数为14.7±7.6个。在生育力保存2年后,有41%的患者尝试妊娠。43%的患者成功妊娠,其中50%是通过自然受孕,37.5%是通过冻胚移植受孕,12.5%鲜胚移植成功受孕。总的来看,保留生育力后的四年内,怀孕的累计几率约为52%。冷冻卵子的使用率在冷冻后2年和5年分别为7%和18%。虽然这项研究的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也不够长,但这些结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力保存的指征仍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规范。此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也需要制定更个性化的保存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机会。 专家风采 方丛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方丛,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主任。 现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学组委员,广东省生殖医学分会实验学组副组长,《生殖医学杂志》和《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先后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六医院任核心骨干,长期担任培养室负责人,对于不孕症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操作技术经验,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染色体易位患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并于国内首次报道成功妊娠。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人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冷冻等,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组长,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
  • 17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谭季春教授:反复种植失败研究的国际新视角

    谭季春教授,围绕“连续胚胎移植实现妊娠的可能性及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失调状态”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谭季春教授,围绕“连续胚胎移植实现妊娠的可能性及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失调状态”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1.冻融胚胎移植前使用阿托西班能否提高既往单次移植失败女性的持续妊娠率及活产率? 我们通常认为胚胎移植前出现子宫内膜蠕动会降低移植的成功率。阿托西班可以起到催产素拮抗剂的作用,减少子宫内膜蠕动,但目前还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或荟萃分析来评价阿托西班在一般人群中的有效性。 来自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蔡贺教授在ESHRE会上分享了一项单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纳入了1100名拟进行既往种植失败1次后准备进行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的女性,随机分为阿托西班组或安慰剂组,比较第1次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结果发现阿托西班组和对照组的持续妊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65%的女性在使用阿托西班或安慰剂之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蠕动,其中22%的女性出现了子宫异常收缩,29%的女性出现了子宫内膜蠕动波但无子宫异常收缩,48%的女性未见子宫内膜蠕动,在这3类人群中阿托西班组和安慰剂组的持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35%的女性受试者没有测量子宫内膜蠕动。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在既往单次种植失败的女性中,使用阿托西班并不会提高持续妊娠率。出现子宫异常收缩的女性使用阿托西班后妊娠率明显增加,但未产生统计学差异,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2.连续胚胎移植实现妊娠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这能否挑战反复种植失败的概念? 根据目前反复种植失败的理论,约有10%的女性由于某些原因多次移植后胚胎仍无法种植。按照传统理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IVF成功率会显著下降。然而最近对整倍体胚胎移植的研究开始挑战这一观点,IVF成功率的下降和反复种植失败的发生率可能比预期的要低。 ESHRE会议现场,Kilian Vomstein教授汇报了一项来自丹麦的回顾性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994年至2019年共进行171159次胚胎移植的85453名患者。结果发现,前两次胚胎移植的活产率最高,分别为38.48%和33.99%。活产率随着移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第3次为30.61%;第4次为28.00%;第5次为27.14%;超过5次后,活产率约为25%)。此外,对2017-2019年进行的25433次移植进行分析发现,有足够囊胚进行移植的女性累积活产率稳步提高,在第5次移植后累计活产率达89.86%,第10次移植后达98.40%。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时间跨度大,忽略了年龄和治疗方案等影响生育力的因素随时间的变化。 该研究结果挑战了反复种植失败的传统概念。虽然单次移植的活产率随移植次数的增加而轻微下降,但对于有足够胚胎进行移植的女性来说,累积活产率仍然较高。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焦虑,从而能做出更加理智的决策。 3.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阴道菌群失调与阴道分泌物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使阴道菌群的评估成为可能。阴道菌群中乳杆菌含量如果低于90%,则预示着较差的IVF结局,这表明阴道菌群失调会对妊娠结局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常出现Th1/Th2比值、NK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的改变,IL-1和IL-2参与胚胎植入的过程,都提示着炎性状态、促炎细胞因子与胚胎植入紧密相关。 西班牙的Belen Lledo教授在ESHRE会上分享了一项纳入35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阴道菌群失调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IL-1β水平都更高。同时,阴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较高的患者,分泌的IL-1β和IL-2水平也更高。该结果表明阴道菌群相对丰度的改变影响了细胞因子的生成,可能需要结合宏基因组来进一步识别细菌的功能组。 该研究发现了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高的女性,其IL-1β和IL-2水平也更高,这将菌群失调与促炎细胞因子失衡联系起来。厌氧菌,如气球菌或链球菌,会诱导细胞因子失衡,促使炎症发生,导致胚胎种植率下降。当阴道菌群发生改变时,可以使用抗生素或益生菌可以改善免疫环境,进而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专家风采 谭季春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医学博士、遗传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辽宁省生殖障碍疾病与生育力重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率先开展经血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长期致力于难治性不孕症、卵巢及子宫内膜功能障碍疾病发病及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及干细胞重塑生育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累计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0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8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参编教材11部。 ​学术任职: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评审专家 辽宁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及临床循证研究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临床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辅助生殖技术监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分会常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不孕不育防治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山东大学学报》、《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及《Human Reproduction》中文特刊等编委
  • 17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师娟子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师娟子教授,围绕“有生育需求的内异症女性的治疗、ART成功率的改善及内异症的研究进展”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师娟子教授,围绕“有生育需求的内异症女性的治疗、ART成功率的改善及内异症的研究进展”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风采 师娟子 教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及转化中心主任 陕西省妇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 陕西省医学会生殖分会主委 1.本次大会重点关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请您谈一谈,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内异症女性应如何进行治疗呢? 在育龄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高达10%,发生不孕的风险要比正常人群高一倍。 辅助生殖技术(ART)现今仍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尽管有证据表明,与其他病因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的妊娠率更低。今年的ESHRE上,来自荷兰Velja Mijatovic教授评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文献,并对ART前和ART期间患者的管理提出建议,对于如何提高内异症女性ART的妊娠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I、II度的内异症,建议先进行保守治疗,若未妊娠,再进行人工助孕。这类人群,她们进行人工助孕仅仅是获卵数少一些,受精率稍微差一些,但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其他人群并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内异症女性,目前没有特定的ART促排卵治疗方案作为临床推荐,GnRH 激动剂方案和GnRH 拮抗剂方案均可使用。 对于III、IV度的内异症,若症状严重建议手术治疗,但在术前要注意这类人的生育力保存。会议中,法国的R. Goldstein教授分享了一项在 Antoine Beclère and Jean Verdier University Hospitals进行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双中心队列研究,研究表明,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但仍可以自然妊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型无关。这些研究结果为内异症女性提供有关生育力保存的宝贵证据。但在国内,其实很少有人在术前做生育力的保存,所以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做。III、IV度的内异症女性的促排卵方案也没有特定的临床推荐,这类人群的妊娠率和活产率相较于I、II度的人群稍低。 2.您认为怎样做可以改善内异症女性ART的成功率呢? 在ART治疗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预处理是延续已久的一种治疗方式。但目前的研究,对长期使用GnRH-a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有益尚不确定。此外,没有证据支持使用口服GnRH拮抗剂和口服避孕药作为ART治疗前的预处理,但相关的研究已经正在进行中。所以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继续研究的地方。 3.关于内异症,目前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对临床医生有哪些建议? 最近的研究支持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是ART失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 有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或者空间转录组学的方法,将内异症女性的内膜与正常人的子宫内膜做比较,发现一些基因的异常。 在这方面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研究和成果。当然也有人提出可以像肿瘤一样进行靶向治疗。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期待。 对于内异症还有关于炎症的学说,有文献报道内异症可能与梭杆菌的感染相关,如果确定了相关性,未来也许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改善助孕的结局。本次大会也有人提出,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液中CA125的水平。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很容易漏诊,尤其是子宫比正常稍大,痛经不严重,且超声提示子宫后壁或者前壁的回声稍增强的女性。临床医生很容易忽略此类人群,尤其对于一些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流产的女性,应格外关注是否存在子宫腺肌症。对于使用GnRH-a治疗3-6个周期无法缩小子宫的巨大子宫腺肌瘤的女性,可以考虑优先进行手术治疗。
  • 15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邓成艳教授:药物刺激卵巢方案的简化及未来趋势

    邓成艳教授,围绕“COS方案优化前沿进展”及“长效FSH的临床应用”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的邓成艳教授,围绕“COS方案优化前沿进展”及“长效FSH的临床应用”等前沿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风采 邓成艳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内分泌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1987年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之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995年从事妇科内分泌工作至今已29年。1999-2000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医学中心系统学习妇科内分泌和试管婴儿。2005年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熟悉掌握妇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妇科内分泌各种疾病的诊治。 现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和临床学组组长;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副秘书长等。 1.在当前COS方案中,每日注射药物比较繁琐,是否有长效的药物来减少注射频率,从而优化患者体验? IVF过程中需要频繁注射促性腺激素以刺激多卵泡生长,同时注射拮抗剂抑制LH峰,导致患者舒适度较差。研究人员为了减少COS过程中注射药物的次数,同时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研究出相关的长效药物。今年ESHRE会议上有一项研究提出了"三针卵巢刺激方案",即患者COS过程仅注射3次药物:长效FSH促进卵泡生长、长效GnRH拮抗剂抑制LH峰和扳机时HCG或GnRH激动剂。该研究对15名患者年龄30-39岁、AMH值1.5-3.0 ng/ml正常反应者,采用拮抗剂方案的进行了“三针”实验。于周期第3天早上注射一针总量150微克的长效FSH,在Gn第5天注射0.1 ml长效GnRH 拮抗剂(实验性的药物),当出现至少3 个直径18mm的卵泡时进行扳机。其中12名患者未再添加Gn直接取卵,做到真正的三针。只有3名患者额外补充了300IU的Gn。结果15名患者都成功取卵(平均获卵数为13.5枚),没有OHSS发生,均新鲜周期移植,有8名患者成功妊娠,获得活产。并且这15名患者均有囊胚形成。 该研究方案新颖,实验结局也比较可观,但样本量太小,且全部为卵巢正常反应患者,有一定局限性,尤其不适用高反应者。而低反应患者也需密切关注卵泡生长情况,可能需要适时添加FSH和添加LH。 会议中另有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110名卵子捐赠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卵泡早期、中期、晚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开始使用长效FSH对COS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在哪个时期开始使用长效FSH,获卵数和成熟卵子数量均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提示卵泡期不同阶段使用长效FSH和PPOS方案中使用长效FSH均是有效的,为特殊人群及时进行COS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2.上述的两个研究中都提到了长效FSH,那长效FSH使用后如果卵泡生长未达到扳机标准,需要继续给予促性腺激素,那加用的Gn剂量如何调控? 长效FSH的半衰期约为65小时,远长于约24小时半衰期的短效FSH。大多数患者单次注射长效FSH后,药物浓度约能维持约7天。正如我刚刚提到的,注射长效FSH后需密切关注患者卵泡发育情况,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继续给予促性腺激素来确保卵泡持续生长至理想大小。本次会议上有研究探讨了注射长效FSH后从第8天开始每日添加不同剂量FSH的结果。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了167名年龄小于40岁、月经周期正常,采用拮抗剂方案的患者,比较了后续添加rFSH的三种不同剂量:50 IU/天、150 IU/天和250 IU/天后,在扳机日的孕酮水平。结果显示,较低剂量的rFSH(50 IU/天)可以显著降低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但不影响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三组平均获卵数分别为 10.7、11 和 12.1枚,平均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数分别为 7.3、6.9 和 7.8枚。 如果扳机日孕酮水平较高,可能会影响鲜胚移植的成功率,这项研究提示长效FSH后添加低剂量rFSH即可降低药物费用,又可以减少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升高,为临床使用长效FSH后添加FSH剂量的选择提供了数据。长效FSH虽可减少注射次数但只注射一次,后续的治疗需要添加短效促性腺激素至扳机日。按照卵泡发育的规律性,当卵泡有了优势趋势后,对FSH的需求是减少的,如果持续给予过高的FSH,可能会使得颗粒细胞黄素化,导致孕酮升高。 这些研究提示我们,COS方案未来会朝着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
  • 13
    2024-07

    ESHRE2024前沿探索 | 蔡贺和师赞医师共话欧生会生殖医学前沿

    2024年7月7-10日,第40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顺利召开。作为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SHRE 2024聚集了来自生殖医学、胚胎学、生殖内分泌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的争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医说生殖(Trends in ART)平台作为ESHRE 2024特邀官方合作媒体,紧跟会议热点,并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邀请生殖领域大咖,针对大会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采访和现场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蔡贺副主任医师和师赞医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一项关于阿托西班对经历过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并计划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活产率的临床研究成果”和“一项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 蔡贺副主任医师精彩分享 蔡贺 副主任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陕西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二界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生殖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生殖中心超促排卵方案和临床质控工作,负责和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在Fertility & Sterility及BJOG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著10余篇。 在2024年的ESHRE会议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蔡贺副主任医师报告了一项关于阿托西班对经历过一次囊胚移植失败并计划再次进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活产率的临床研究成果。该研究名为“Atosiban in individuals with previous single implantation failure undergoing 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 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旨在深入探讨阿托西班(一种缩宫素抑制剂)在增加囊胚移植成功率中的作用。 通过对1100名曾囊胚移植失败的不孕女性的研究,结果揭示,虽然接受阿托西班治疗的组别活产率(49.5%)较安慰剂组(44.7%)略高,但这一差异统计上并不显著,表明阿托西班并非适用于所有不孕症患者。然而,在具有异常子宫收缩的163名参与者中,阿托西班组与安慰剂组的活产率分别为51.9%与39.3%,绝对值提高12.6%,尽管这一差异同样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识别哪些患者因异常子宫收缩而可能从阿托西班治疗中受益。 这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填补了现有证据的空白,之前的研究对于使用阿托西班在胚胎移植时期是否有益于提高IVF人群的活产率存在不确定性。研究者发现,在既往经历过囊胚移植失败的个体中,阿托西班与安慰剂相比并没有带来更高的活产率。和早期研究的证据一致,不推荐常规使用静脉注射阿托西班来提高冻胚移植治疗的妊娠结果。然而,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趋势,即在伴有异常子宫收缩的个体中,阿托西班给药后活产率有所增加,尽管这一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的该研究,不仅对阿托西班在IVF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将启发未来更多关于评估阿托西班的效果和临床意义的研究。后续关于阿托西班的研究应聚焦于评估子宫蠕动作为治疗选择标记,并优先考虑有高频率或不规则收缩的个体。 师赞医师精彩分享 师赞 医师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医学硕士,201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专业,至今就职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在2024年度欧洲生殖医学年会(ESHRE)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的师赞医师报告了一项关于灵活高孕激素状态下卵巢刺激(fPPOS)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预计卵巢低反应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名为“Comparison of the flexible 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fPPOS) with the GnRH antagonist protocol in predicted suboptimal responders: a freeze-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该研究主要由田莉主任医师负责,蔡贺副主任医师指导,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对于预计卵巢低反应的人群中应用fPPOS促排卵方案与传统拮抗剂促排卵方案相比,能否得到类似的活产结局,以期为该人群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该项研究是开展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一项单中心RCT研究,纳入了预计卵巢低反应(AFC<10个)且不计划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如合并输卵管积水、未经治疗的子宫内膜炎等等)。研究结果显示fPPOS组的活产率为 44.1%,拮抗剂组为 47.9% ,风险比(RR)为 0.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FET的结果显示fPPOS 组与拮抗剂组的活产率分别为 32.9%和33.8%,两组间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 这项RCT的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fPPOS在计划全胚冷冻的卵巢低反应人群中应用可获得与拮抗剂类似的活产结局,因此fPPOS方案可作为该人群的有力选择之一。fPPOS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对于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更温和,并且价格低廉,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更高,并且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低。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致力于探索更为个体化、更高性价比的治疗方案,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继续探索fPPOS方案的临床应用及效价分析,以期在治疗效果相同的的前提下,为患者减少用药花费,降低用药风险。